2020年,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全区、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效益和整体办学水平。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
2020年,南宁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7所(公办学校13所、民办学校14所),有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8所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各民办职校专业特点鲜明,形成了示范引领、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校生达到107876人(其中全日制学生80407人,非全日制学生27469人),较2019年增加13167人。全市中职送生32838人,较2019年增加1738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55800人,普职比1.7:1。
表1: 2019-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及变化情况表
年份 |
学校数 (所) |
在校生数 (人) |
中职送生数 (人) |
普职招生比 |
2019 |
27 |
94700 |
31100 |
1.77:1 |
2020 |
27 |
107867 |
32838 |
1.7:1 |
变化情况 |
- |
13167↑ |
1738↑ |
↓ |
数据来源:《南宁市教育事业统计报表》(2019、2020学年)。
1.2设施设备
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与2019年相比,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仪器设备、纸质图书等设施设备总价值都有显著增加。
表2: 2019-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设施设备及变化情况表
年份 |
占地面积(m2) |
建筑面积(m2) |
固定资产价值(万元) |
仪器设备资产值(万元)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 |
纸质图书 (册) |
生均纸质图书(册) |
2019年 |
3077325 |
1094266 |
142682 |
52489 |
0.75 |
1538558 |
21.9 |
2020年 |
2984646 |
1059467 |
163788 |
57585 |
0.71 |
1640214 |
20.5 |
变化情况 |
92679↓ |
34799↓ |
21106↑ |
5096↑ |
0.04↓ |
101656↑ |
1.4↓ |
数据来源:由《南宁市教育事业统计报表》(2019、2020学年)计算得出。
1.3教师队伍
我市中职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数量相对充足。从总量看,2020 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有教职工3088人,较2019年多87人;专任教师(含文化课、专业课)2387人,较2019年多138人,生师比33:1。外聘兼职教师372人,较2019年多45人,占教师总数12%。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2115人,较2019年多137人,占比89.42%;硕士以上148人,较2019年多1人,占比6.2%;高级职称432人,较2019年多16人,占比18%。从专业课教师配置看,2020年专业课教师人数为1507人,较2019年多40人,占专任教师数63%;专业课“双师型”教师1044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69.3%。
表3: 2019-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及变化情况表
年份 |
生师比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兼职教师比例(%) |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2019年 |
31:1 |
48.9% |
12.6% |
87.6% |
6.5% |
18.4% |
2020年 |
33:1 |
69.3% |
12% |
89.42% |
6.2% |
18% |
变化情况 |
↑ |
20.4%↑ |
- |
1.82%↑ |
0.3%↓ |
0.4%↓ |
数据来源:由《南宁市教育事业统计报表》(2019、2020学年)计算得出。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相关部委、自治区、南宁市各级各类文件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根本目标,重视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结合开展“人人出彩 技能强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文明微宣传”、“美丽校园”创建活动、“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等系列活动,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素质显著提高。
2.1.1学生德育工作
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南宁市开展“践行鲁班誓言、弘扬工匠精神”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等活动,与企业、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创新德育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有效性及吸引力。各中等职业学校结合自身行业、专业特色开展中职德育的研究与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工匠精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德育模式。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中职学校已普遍形成“崇尚卓越、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2.1.2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等情况
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竞赛工作,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绩显著。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文化课考试53291人,考试合格51454人,合格率97%;参加专业课考试55145人,考试合格53591人,合格率97%;2020届毕业班18938人,18559人取得毕业资格,毕业率98%;毕业生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3780人,资格证书获取率达73%。
表4:2019-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情况汇总表
年份 |
文化课合格率 |
专业技能合格率 |
资格证书获取率 |
体质抽测合格率 |
毕业率 |
2019年 |
96% |
96% |
- |
73% |
98% |
2020年 |
97% |
97% |
73% |
75% |
98% |
变化情况 |
1%↑ |
1%↑ |
- |
2%↑ |
- |
数据来源:南宁市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表和各校质量报告。
2.1.3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
在2020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南宁市荣获一等奖75项,二等奖121项 ,三等奖121项,合计获奖317项,获奖成绩连续10年保持全区首位。一等奖数量和获奖总数在全区14个地市中均排在首位。南宁市选手入选广西代表队代表广西参加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职组的比赛,其中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获得“车身修理”赛项一等奖(参赛选手:冯康,指导教师:陈健健)、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获得“酒店服务”赛项三等奖(参赛选手:杨文桦、黄雨静,指导教师:苏莉 、王婷)。
表5:2019-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获奖情况统计表
年份 |
一等奖(项) |
二等奖(项) |
三等奖(项) |
合计获奖(项) |
2019年 |
46 |
79 |
69 |
194 |
2020年 |
75 |
121 |
121 |
317 |
变化情况 |
29↑ |
42↑ |
52↑ |
123↑ |
2.2就业质量
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准确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提高劳动保障意识和求职技巧,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另一方面强化管理、完善服务,组织优质企业到校招聘和毕业生到企业应聘。
2.2.1 毕业生就业情况
2020年,我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共18938人,就业学生18602人,就业率为98.22%。其中直接就业人数为6422人,对口就业人数4603人,对口就业率71.68%,比2019年提升24.38%。就业分布最多在第三产业,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84.92%,其次是第二产业,就业专业人数较多的依次为:医药卫生类、旅游服务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教育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等。对直接就业的学生进行较满意度调查,比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共有5908人,占92 %;2020年创业率5.39%,比2019年提升4.27%。
表6:2019-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年份 |
就业人数(人) |
就业率 |
专业对口就业率 |
创业率 |
2019年 |
18100 |
94.47% |
47.30% |
1.12% |
2020年 |
18602 |
98.22% |
71.68% |
5.39% |
变化 |
502↑ |
3.75%↑ |
24.38%↑ |
4.27%↑ |
2.2.2 疫情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新冠疫情背景下,就业市场产生岗位需求的结构性震荡和空间分布不均。第二、三产业均受到较严重的冲击,用工需求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从微观层面看,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为维系生存不得不采取裁员政策,吸收中职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大为削弱。旅游服务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计算机类、医药卫生类等专业,多个大类专业学生直接就业对口人数不足三分之一(不含升学)。后疫情时期,就业形势将呈现新态势:一是“云端”招聘作为以往线下现场招聘的辅助形式一跃成为疫情及后疫情时期的主要招聘方式;二是疫情使得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求,用人方具有较大的可选择余地的,经验更丰富、综合素质更高的求职者将更富有竞争力;三是疫情时期催生了一些新兴产业、职业的繁荣,例如在线影视、在线游戏等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网络直播等基于流量的在线销售,这些新兴职业具有工作时间自由、工作场所自由以及工作与生活边界模糊的特点;四是疫情防控使宅家工作模式日渐兴起。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南宁市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以下帮扶措施:
一是依托市、校两级就业指导机构服务学生就业。由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统筹开展全市中职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摸清毕业生就业意向、组织就业培训、联系用人单位、拓宽就业渠道;依托“南宁中等职业教育网”,搭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收集和发布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用工信息以及自治区、南宁市人才市场的招聘信息。由各学校建立校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对学生实施全员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分析、职业素质测评和毕业后就业跟踪、继续教育等服务,确保就业服务工作“让学校满意,让学生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促进形成“就业指导专业化、就业服务日常化、就业管理规范化、就业推荐系统化”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二是“线上 线下”相结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各中等职业学校建立规范的用人单位信息库或企业资源库,及时收集就业信息。“线上 线下”相结合组织人才供需洽谈会,通过举办校园招聘会,利用校园网、就业微信群qq群、人才资讯专刊、广播站等途径,及时发布最新的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搭建了良好人才供需交流平台,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实习与就业良机,确保自愿参加实习的学生能够稳定就业。2020年,各中等职业学校通过线上途径共组织326家合作企业开展线上招聘洽谈会,提供实习就业岗位4300多个;各校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采取分批次引入137家企业入校入班招聘宣讲,提供实习就业岗位1700多个。
三是建立双轮驱动机制,推动就业升学并进。按照南宁市职业教育发展总体布局,各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学生实习就业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自治区教育厅出台的中职学校学生升学有关政策,做好宣传和备考工作。在国务院提出的2019-2021年每年“高职扩招100万”的大背景下,升入高职学校的机会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小,随着人力资源市场对技能人才学历层次要求的提高,中职学生升学愿望越来越强烈,大部分学生选择继续升学,我市升学人数连续两年超过直接就业人数的一半,2020年再创历年新高。
2.3升学情况
2020年,南宁市统筹中等职业学校升学备考,推进中高职贯通办学。强化市级统筹,组织开展市属、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升学备考视导,组织开展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2021届毕业班教学视导。集中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学科中心组力量,研究历年考点和题型,提炼各学科知识模块和考点,开展全市中职对口升本科文化素质统一测试。通过测试进行横向比较,缩短校际差距,提高备考质量。2020年,毕业生人数为18938人,其中升学人数12180人,升学率达64.32%。其中,升入本科人数498人,占总升学人数4.09%,占总毕业生人数2.63%;升入高职人数11682人,占总升学人数95.09%,占总毕业生人数61.69%。另外,我市参加中职对口升本科考试学生1059人,上线人数487人,上线率达46%,创历史新高。
表7:2019-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情况变化统计表
年份 |
升学(人数) |
升学率 |
升入高职比例 |
升入本科比例 |
2019年 |
9415 |
51% |
- |
- |
2020年 |
12180 |
64% |
95.09% |
4.91% |
变化 |
2765↑ |
13%↑ |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2020年,南宁市稳步实施《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方案》(南府办函〔2018〕344号),对接强首府战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聚焦广西创新发展九大名片、“14 10”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民族文化产业等领域,统筹规划市属、县属和驻邕区直中职学校专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共有14所学校新增设17个专业,撤销15所学校的20个专业,新增专业重点对接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健康产业、交通运输产业、休闲保健产业等南宁市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领域。
至2020年底,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4个专业大类、涉及81个专业,在一、二、三产业中专业占比分别为2.94%、16.88%和80.18%,基本符合南宁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电子信息、
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大健康、文旅、建材等重点产业领域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产业—专业”集群式发展。对比2019年,2020年各专业平均学生数由1103人提高到1221人,专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2020年从招生数专业大类分布来看,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类位居前五,占2020年招生数的66.4%。
表8: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专业大类分布情况
序号 |
专业大类 |
招生数(人) |
占比(%) |
1 |
交通运输类 |
4846 |
16.12% |
2 |
信息技术类 |
4358 |
14.49% |
3 |
财经商贸类 |
3851 |
12.81% |
4 |
医药卫生类 |
3700 |
12.31% |
5 |
文化艺术类 |
3209 |
10.67% |
6 |
旅游服务类 |
2583 |
8.59% |
7 |
教育类 |
2419 |
8.05% |
8 |
加工制造类 |
2065 |
6.87% |
9 |
休闲保健类 |
758 |
2.52% |
10 |
土木水利类 |
676 |
2.25% |
11 |
体育与健身类 |
609 |
2.03% |
12 |
轻纺食品类 |
370 |
1.23% |
13 |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
369 |
1.23% |
14 |
农林牧渔类 |
255 |
0.85% |
(数据来源:广西中职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3.2质量保证
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工作,通过扎实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组织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加强学生技能竞赛备赛,继续加强质量保障机制建设。
3.2.1扎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2020年1月开展2019年度南宁市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专家库成员推荐工作,收到驻邕高职院校、区直中职学校和市属中职学校151份推荐表,确定119名市级诊改专家库专家成员。研究制定全市中职学校诊改复核方案,开展年度市级全覆盖复核,22所学校通过、4所学校待改进。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室申报的《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市级推进策略研究》获2020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自筹经费重点立项。6月向全国职业院校诊改专委会选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典型案例9个,其中《以诊改为抓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优秀案例。以市教科所职教室牵头带动的南宁市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样本校项目从设计、立项、工作推进到阶段成果展示,正以全市覆盖、样本项目、本土专家的模式深入进行,将样本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向县级职校和民办职校延伸,引领各中职学校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我市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实施。
3.2.2做好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健全了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为教育教学质量核心指标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制定《南宁市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侧重“管理工作、招生培训、教育教学工作、升学就业、学生技能比赛、文明风采竞赛、教师技能比赛、教师文化课比赛”等方面的评估,加强对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健全质量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年底进行一次教育教学工作成绩评估,对成绩优异的学校给予“卓越奖”和“优秀奖”等表彰奖励。2020年,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获得毕业班教学质量评估“卓越奖”,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武鸣区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学校获得“优秀奖”,马山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学校获得“特色办学学校”称号。
3.2.3加强学生技能竞赛备赛工作
我市制定了《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工作方案》《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比赛训练工作指导意见》《南宁市参加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选手集训工作方案》《南宁市参加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比赛联合集训工作方案》,各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备赛方案,完善了比赛的组织机构和保障机制。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广西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由原计划的4月改为10月,2020年2月—7月,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室持续要求各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学生训练工作,并开展线上督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深入各学校进行督训检查。通过开展全市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专业技能训练展示交流研讨活动、校际间的联合集训、构建合理有效的专业技能比赛训练机制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效益。
在2020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南宁市荣获一等奖75项、二等奖121项、三等奖121项,合计获奖317项;获奖成绩保持十连冠。2020年我市3个(队)选手入选广西代表队代表广西参加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职组的比赛,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再获国赛一等奖。
3.3师资管理
3.3.1落实教师编制情况
南宁市严格按照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结合我市事业编制总量情况,落实学校实名制和非实名制编制政策,按照《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提出的“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和《南宁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方案》提出的“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6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60%以上”要求,合理配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并经批准使用的非实名编制数额范围内,自主聘请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专业教师。县级职校还利用自治区定向免费教师培养计划和特岗教师计划,采用多种方式调剂空余编制和岗位,充实“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目前,全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71.5%。
3.3.2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依托南宁市职业教育专业集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南宁市六大职业教育专业集团为基础,建设南宁市29个名师成长工作室和22个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团队和教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名师成长工作室建设,在常规管理、教科研项目研究、公开课及讲座、青年教师培养、参加竞赛获奖、成员名誉度提升、用好外聘教师、合作帮扶、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如横县职业教育中心麦秀芬领衔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名师成长工作室,各成员职责明确分工,团队凝聚力强,工作室运行高效,彰显带动辐射作用,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公共基础课程中组一等奖,系市属中职学校唯一一个一等奖。南宁市卫生学校和广西南宁技师学院的名师成长工作室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优势,开展校企合作、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效明显。在基地建设上,各基地充分发挥学校潜能,仔细遴选合作企业,顺势而为,最终实现与优质企业行业开展多方向多维度深度合作,在培养培育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上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如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在建设中,校企合作紧密,覆盖面广,“双师”培养成效明显。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完善制度保障,创新合作机制,与现有校企合作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引企驻校、引校进企等校企一体化合作。2020年,南宁市教育局研究起草《南宁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配套文件,印发《南宁市中职、高职、企业三方联合贯通培养应用型人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鼓励“校校企合作”试点学校深化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中等职业学校在与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南南铝业集团、美的集团等市内外企业开展合作,成立冠名班的基础上,新签约广西瑶王府餐饮有限公司、南宁冷辉空调冷冻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合作企业,开展订单办学;与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华中数控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厦门中海航集团等企业共建考证基地;与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校企会议,研究探讨校企合作重点难点问题。行业企业指导学校制定与生产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使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用人标准无缝对接。
2020年,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第六职业技术学校等3所自治区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联合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对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度扎实推进校企共建实训室、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师资培训、校企文化融合等相关工作,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2学生实习情况。
南宁市认真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自治区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科学组织、依法实施,维护学生、学校、实习单位合法权益,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共有22所学校组织开展实习工作。组织二年级学年段开展跟岗实习,参加实习人数为6660人,学生跟岗实习平均薪资3260.5元,专业对口率65.38%。组织三年级学年段开展顶岗实习,参加实习人数15097人,学生实习平均薪资2811.88元,专业对口率71.26 %。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南宁市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新任务新要求,将产教融合作为基本要求融入《南宁教育现代化2035》等相关政策。目前,我市成立了商贸旅游、电气技术、信息技术、交通运输、文化艺术体育、加工制造等六大职业教育专业集团,参与行业协会组织17个,校企合作企业110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集团坚持“开放办学、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以学校为主体、以行业为支撑、以企业为依托、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协议为保证、以项目为纽带,以教学、培训、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一是优化集团的内部治理结构。各集团坚持开放办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共同需求为出发点,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主体,在招生就业、教学改革、科研课题、技能竞赛、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2020年,各集团以各自制定《章程》为纲领,进一步健全了集团的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以会议、论坛 调研等多种活动为载体,12月组织开展了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集团座谈会,构建起了政、校、企多方参与的对话平台。各集团理事会履行职责,制定集团发展规划、方针及目标,部署集团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集团年会活动,共商集团发展问题,规范集团日常管理工作,吸收优质企业加入集团,推进校校企之间的合作。
二是提升集团的全面服务能力。各集团牵头学校带领成员学校,携手知名企业,探索与实践“冠名班”“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和“1 x”证书试点。2020年,各集团牵头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共赢,有效促进职业教育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南宁市信息技术专业集团牵头学校引进华为企业,共建顶岗实习基地、人才培养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岗前培训、在岗培训、送教下乡、社会服务培训)、服务平台(定期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等),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
三是激发集团的办学活力实力。为筑牢学校办学规模,各集团牵头学校与成员学校相互结对,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实行联合招生,送教下乡,合作办学,充分发挥专业集团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各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内中高职、本科院校等作用,积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的人才培养衔接体系,逐步实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上的衔接,贯通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上升通道。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南宁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和内涵建设,进一步巩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服务首府经济发展。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输送毕业生18938人,就业学生18602人。其中直接就业人数为6422人,对口就业人数4603人,对口就业率71.68%。从事第一产业187人,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2.91%;从事第二产业781人,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12.16%;从事第三产业545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84.92%。在本地就业有3225人,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50.22%,异地就业的有3197人,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49.78%。就业多分布最多在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就业专业人数较多的依次为:医药卫生类、旅游服务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教育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等。
5.2社会服务
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利用优质资源,在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自身教学需求的同时,通过社会培训、技能服务、社区教育以及文化传承等方式,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有针对性的满足区域、企业及社区的多样化培训需求。
5.2.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和“双师型”师资力量,积极开展面向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的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以及农民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贫培训等,提高劳动力就业和创业能力。2020年共开展了焊工、保育员、电子商务、中式烹饪、农机驾驶员等培训,近5000人参训,考证人数3665人,考证通过3371人。其中县级职校已成为本县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开发和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
5.2.2开展社区教育
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推进“社职结合”,扩大职业培训覆盖面。各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新途径、新举措,推进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利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借助社区培训平台,打造中等职业学校特色培训项目,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新局面。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居民实际情况并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开设地方特色美食烹饪、面点专业、礼仪培训、汽车日常使用、早期教育、插花、书画培训、日常急救、中老年养生保健等社区教育课程,选派各专业的骨干教师进行授课,培训项目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深受居民好评。2020年,南宁市各中等职业学校共举办社区教育活动近百场,培训社区居民近3000人。
5.2.3 促进文化传承
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技能传承,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域特点,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围绕师生活动,深入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培育工匠之才、服务地方经济上做了成功探索。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南宁市统筹自治区专项资金,建设4个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广西民族餐饮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的广西民族艺术(葫芦丝等)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宾阳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广西民族工艺(炮龙编制)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南宁商贸学校毛南族舞蹈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各基地组织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和技术培训,既满足了学生和当地群众的培训需求,又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在校园文化传承上,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的“五心育人”“七彩校园”德育文化颇具特色,以“犇”文化为核心引领,系统构建“三范、三匠、三创”校园文化体系,彰显“务实、忠诚 、勤业;创新、专注、精业;奉献、自信、乐业”的“三职牛”精神;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代表性传承人韦永发合作共建“铜鼓大师工作室”,铜鼓文化和铜鼓铸造工艺在学校生根发芽;横县职教中心的茉莉花产业基地渐成规模,学校以“茉莉情怀”文化愿景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开展。
5.3对口支援
根据《南宁市教育局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南宁市教育局关于发展教育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和《茂名市教育局 南宁市教育局“十三五”教育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工作部署,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工作。
一是精准实施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帮扶计划。通过开展送教下乡、城乡职校合作办学等方式,重点支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办好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骨干专业,办好适应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涉农专业,办好服务农村新生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富民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需要的特色专业。目前南宁市县级职校开设有现代农艺技术、特色专业茶叶生产与加工、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农产品营销与储运4个涉农专业,2020年共招收新生191人。二是实施面向深度贫困村学生的职业教育精准脱贫计划。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优先招生录取、优先选择专业、优先订单培养、优先安排实习、优先推荐就业或升学。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招收建档立卡学生6068人,并组建职业教育圆梦班。各中等职业学校结合本校实际,除国家给予的帮扶政策外,还给予圆梦班学生免除课本费、住宿费、优先勤工俭学、提供伙食补助等优惠政策。三是深化东西结对帮扶,提升办学质量。南宁市认真落实粤桂帮扶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指导上林、马山、隆安县职校与广东茂名职业学校加强教育教学协作,积极学习茂名市对口帮扶职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常规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并与当地优势企业开展校企合作。2020年,马山县输送34名贫困学子至广东深圳德昌机电学校、输送40名贫困学子到高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就读;隆安县输送45名贫困学子到广东江门市技师学院等职业学校就读,组织50名师生与化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交流学习;上林县职业技术学校派多名专业技术教师到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交流或跟岗学习。
5.4服务抗疫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上来,迅速行动,狠抓落实,从严从实筑牢学校健康安全防线,为师生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南宁市建立“双线四包”责任体系,明确教育线、卫生防疫线“双线”责任,建立市(县)教育局包学校、学校包年级、年级包班、班级包人的责任体系,细化“两案九制”;同时明确各学校要严格落实本单位、学校疫情防控责任,各学校校长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对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各学校把疫情防控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各项工作有部门抓,有专人管,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联合卫健部门共同推进校园防疫知识培训,实现全市师生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全覆盖。
6.政府履责
6.1经费
6.1.1生均经费拨款及免学费政策保障有力
按照自治区的规定,中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为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每生600元/年;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标准为:设区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县(市、区)属中等职业学校每生每年平均1500元,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生每生每年平均2500元,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生每生每年平均3000元,市、县直属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每生每年平均3500元。从2020年秋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民族地区就读的学生和戏曲表演专业学生纳入免学费范围。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符合免学费条件的学生直接免除,对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符合国家标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
南宁市财政严格按自治区要求的标准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及时下达免学费资金,同时在足额安排生均经费之外,市财政在中等职业学校部门预算另外安排了专项经费,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事业的发展。
6.1.2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南宁市将中等职业教育建设项目纳入教育基本建设投资计划,2020年教育基建计划安排7所职校建设项目达9个,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安排资金3.284亿元用于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邕宁校区、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仙葫校区等学校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新阳校区教学实训综合大楼项目和五象校区教学实训综合大楼项目、广西南宁技师学院校园变压器增容和线路改造工程项目等3所学校的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3号教学楼建设项目和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竹溪校区教学综合大楼项目等13个新建改扩建项目的结(决)算工作。加快推进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实施南宁职业教育发展项目建设,完成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邕宁校区一期工程(含教学楼、实训楼、教师管理用房和幼儿园)竣工验收;加快二期工程(含图书馆、艺术楼、体育馆、学生公寓楼)建设进度,预计将于2021年三季度竣工。
2020年,南宁市10所中等职业学校获自治区办学条件达标项目建设资金共计6819万元,其中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卫生学校办学条件达标项目建设列入自治区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建设涉及校舍建设、图书配置、体育卫生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各校项目建成后进一步稳定并扩大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有效改善各校基础设施条件,夯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助力办学水平提升。
6.2政策措施
6.2.1落实“职教20条”,完善中职教育政策保障
为全面贯彻落实《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府发〔2019〕 15号)精神,2020年,南宁市教育局与南宁市总工会联合印发《南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决定实施“南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由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协同培育传承工匠精神、技术技能精湛、示范作用明显的优秀职校生,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服务强首府战略,助力“南宁工匠”队伍建设,为推动南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研究起草《南宁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配套文件,印发《南宁市中职、高职、企业三方联合贯通培养应用型人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下达700万元给7所“校校企合作”试点学校深化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编制《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常规管理评估细则(试行)》,研究起草并印发《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常规管理和项目管理水平提升。为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助力首府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新时代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印发《南宁市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未来3—5年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建立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优化信息化的管理和服务等,以职业教育信息化助推职业教育现代化。
6.2.2统筹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促进普职协调发展
南宁市建立了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统筹管理机制,成立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招生统筹管理。每年印发《关于做好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统一下达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明确了各县、区(开发区)和直属初中学校向高中阶段学校输送学生任务,引导初中毕业生按6:4的比例合理分流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推动普职协调发展。2020年,南宁市教育局顺应形势变化,调整中职招生送生工作方式方法,印发《南宁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送生工作的通知》,分解下达中职招生送生任务。受疫情影响,取消传统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和技能展演进社区等线下宣传活动,调整为线上宣传。组织编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册》,免费发放给全市初中毕业生;制作《职业教育宣传片》,指导全市初中学校利用主题班会等活动组织初中毕业生集中观看;举办全市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依托各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和融媒体平台开展中职招生立体宣传,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引导更多的初(高)中应(历)届毕业生报读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完成全日制招生28865人,完成非全日制招生10092人;全市中职送生32838人,普职比1.7:1。
7.特色创新
7.1典型案例:加强集团专业建设,培养商贸旅游专业人才
2020年,作为自治区级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商贸旅游专业集团做大做强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推进集团内课程体系的衔接。据不完全统计,集团学校103名教师进入集团企业挂职,74名商贸、旅游类企业骨干人员进入课堂承担教学与督导工作。二是促进集团内共建共享专业。集团内共建共享专业12个、课程14门、教材15本、实习实训基地14个,共享共培师资115人次。其中与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南宁水街美食协会等紧密合作,专业老师到企业学习,聘请行业、企业大师等加入加入烹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确保传承师资队伍的引领性、权威性和专业性,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烹饪技艺的有效传承。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集团为载体成立了市级9个工作室,8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2个自治区级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培养了393个“双师型”教师;成员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331名。鼓励成员学校教师培训进修,推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今年累计培训教师428人次,多次组织教研活动、观摩活动,有5105人次参与;经过集团秘书处努力,指导成员单位教师,搭建中高职科研服务平台,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教学课题申报74个,结题31个。教师在全市、全区乃至全国获得不同层次的成绩,累计获奖372人次。四是加强中高职衔接及对口升本。目前,本集团已经与25所高职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其中电子商务、物流、中式烹饪与营养膳食等12个专业已经成功招生3123人。五是组织各类技能大赛。集团每学期安排针对性强的实训月,强化训练专业技能,并组织内部各专业的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代训,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和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与成员学校密切合作,先后在大赛指导、科研上门服务、学生校内实训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集团内部分学校在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职生技能大赛中,获得25个一等奖、30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六是开展精准扶贫。集团牵头单位深入马山县开展民族美食技能人才培训8次,覆盖达1500多人次,在传承民族特色小吃、电子商务的同时帮助民族山区老百姓掌握实用技能,通过就业及自主创业,脱贫致富,走上幸福的生活。
7.2典型案例:专业集团助推“双师”培养
近年来,南宁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专业集团优势,走出一条专业集团助推“双师型”教师培养之路。
在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商贸旅游、电气技术、交通运输、文化艺术体育、信息技术和加工制造等6大专业集团中,由重点中职学校牵头,县级职校、民办职校及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形成“校政行企研”五方联动的双师教师培养模式和体系。
以专业集团为载体,先后建设了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小高地、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三大平台,制定系列培养方案、制度,实施“专家引领、区外培训、企业调研、教师发展、课程改革、科研推动、理论提升、技能实践”八个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五年,打造了7个市级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小高地、29个名师成长工作室、22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健全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教师的机制;培养了1197名 “双师型”教师,公办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双师”率达71.5%。
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机制不健全、培养途径不系统等问题。下一步,将以能力本位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以教学诊改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科研工作提升“双师型”教师教学水平。
7.3典型案例: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助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加速发展
2020年,为加快推进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助力首府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新时代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市教育局印发了《南宁市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实施方案》。
一是实施智慧校园建设行动。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把信息化列入中职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加快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学环境。截至目前,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覆盖率已达到100%,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共建设了智慧教室9间、虚拟仿真实训室3间。学校教学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65%。二是实施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行动。推进自治区级、市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将德育、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以及教育界内部、外部各种优质数字资源等融入数字教学资源。组织各校对标资源库建设标准,制定市级标准,推动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市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2月15日,教育厅印发了《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20年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桂教职成〔2020〕64号),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入选2020年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2017年至今全区仅9所中职学校入选,南宁市仅1所)。市职教中心发放《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调查问卷》和《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情况调查表》,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教学资源进行现状调查,将收集各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三是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行动。积极探索智能化实训流程与资源建设路径,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建设适应信息化教学需求的课程体系。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推动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探索移动学习、虚拟仿真实训室、智能学习空间等多元的智能学习形式,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教学新模式,借助微课等为学生提供个别化课程,构建个性化的课堂。四是实施“互联网 职业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行动。依托南宁教育云平台建设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管理分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在教育教学咨询服务、决策部署等方面的作用。12月下旬,召开南宁市教学诊断与改进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和工作协调会,市教科所和现教中心将紧密合作,共同推进诊改平台建设工作。依托南宁教育云平台探索建设南宁职业教育云服务分平台,增设中职特色的技能比赛、技能鉴定、教育科研、教师发展、现代课堂等专栏。目前职教专栏全面上线,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五是实施师生信息化素养全面提升行动。利用自治区、市、学校三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体系,以区、市两级培训项目为引领,加强校本实践,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市师培中心计划从2021年起到2022年底,全面完成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任务,全市基本实现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举办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鼓励教师广泛参与各类信息化应用大赛,转化信息化应用大赛等赛事的成果并广泛共享,以赛促教。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作为2020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中的一个赛项于2020年4月至11月举行,含课堂教学、微课教学、混合式教学等三个子项目。共计收到作品225件,其中驻邕区直学校作品19件。经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26项、二等奖63项、三等奖92项;并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2020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我市共荣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25项,合计获奖55项,获奖率高达80%。其中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参赛作品《传承•创新——戏曲广播体操》荣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公共基础课程组一等奖,《特色农产品推介会花艺设计与制作》荣获二等奖。六是实施“个十百千”职业教育信息化示范引领行动。根据自治区的工作要求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到2022年,基本建成1所智慧校园示范性中职学校,培育10个信息化深度融合专业,建设100门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课程或在线精品课程,支持1000名教师参加各级信息化培训。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17年12月立项为中央电教馆全国第三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2018年至今建设了存储管理平台、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智能物联网门禁系统、混合式教学平台、课程资源管理平台、两校区教学区域无线网络、此外还实施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共7个项目,2018-2020年共投入1130.8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二期与智慧班牌管理系统。目前建成校本数据中心,各业务平台实现数据互通,统一办公门户、应用功能满足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刚性需求,混合式教学平台可以服务教学,便于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目前在线课程132门,校本资源库资源1000余个。2020年11月,该校顺利通过中央电教馆的最终验收,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授牌学校。到2022年,全市约50%的学科(专业)在线课程建成开放。借助网络信息平台积极服务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将信息化帮扶纳入南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升南宁优势资源惠及全区的服务能力。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旗帜鲜明把讲政治贯彻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使基层党建工作成为助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有力保障。
一是抓好基层党建,促进教育各项工作全面发展。落实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全覆盖。建立健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制度。打造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犇”文化等具有影响力的学校党建品牌。积极参加全市中小学“党建促教”经验交流暨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展示会。注重党建干部选拔,加强党务干部培训。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职业学校“卓越校长”培养对象、“扬帆计划”培养对象的轮训。“七一”表彰优秀党员,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做先锋。
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党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覆盖。推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及作风及廉政风险排查预警制度。抓牢主体责任落实,推进“书记引航担使命”主题活动。抓早抓小抓日常,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组织“六个一”警示教育活动,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举办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试行片区监督工作机制。抓执纪监督,持之以恒纠“四风”。紧盯腐败现象易发领域、关键环节,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三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召开意识形态宣讲会,坚持每季度召开安全稳定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向上级党委专题报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派出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评。通过“青年大学习”平台,组织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增强宗教防渗透意识。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9.1主要问题
一是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难以突破。校企合作激励政策作用发挥不明显,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学校热企业冷”现象依然存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出发点是利用实习生源弥补用工不足、降低生产成本,而学校的需求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双方目标不一致,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此外,在“高职扩招100万”的大背景下,加上人力资源市场对技能人才学历层次要求逐年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愿望越来越强烈,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数逐年减少,进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二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层次较低。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校际发展不均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有效机制亟需创新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决策、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亟待提高。
9.2改进措施
一是创新举措,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实施“校校企”合作试点,探索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和企业三方联合贯通、接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学生升学愿望、促进校企合作、解决企业对阶段用工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配合发改部门加快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企业“金融 财政 土地 信用 税收”的组合式激励,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打造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形成示范引领作用;扩大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面,深化产教融合。落实税收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鼓励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二是依托平台,加快职教信息化建设。优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依托南宁教育云平台建设南宁市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管理分平台和职业教育各专题栏目,实现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实施“个十百千”职业教育信息化示范引领行动,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提升职教信息化水平,以职业教育信息化助推职业教育现代化。